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为重庆市首批高水平专业群立项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群内主体专业,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传统优势专业。上榜“GDI高职专科专业评估榜(2023)”,取得A排名第二的评估成绩。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合专业资源,实现有限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核心课程为表演、台词、声乐、形体素质训练、镜头前表演、剧目,同时开设编导基础、化妆造型基础、话筒前艺术、中外戏剧史、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公共必修课等专业课程。

本专业教学上强调“学中做 做中学”,着力培养具有表演技能技巧、文化艺术修养、社会人文知识,适应舞台和影视文化发展需要,掌握表演艺术基本理论的职业演员、小品编导、编创,以及能胜任培训教学、艺术实践以及演艺工作的其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在重庆市、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文旅委、重庆戏剧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相关专业赛事中获得多项奖项,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普遍就职和服务于市内外文化艺术演出机构、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团体、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政府文艺宣传部门、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以及相关专业的教育机构,其优秀艺术表演才能得到用人单位广泛赞誉。

本专业师资卓越,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多数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院校,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还有一批教学名师来自国内影视戏剧舞台知名表演艺术家,其多年影视剧组、剧院剧团、电视传媒行业一线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行业指导传授。教师团队参与校级“三教改革”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立项1项,校级教学创新团队1项,参与2022年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赛荣获三等奖。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广泛调查和研究,积极对接产业,实现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持久和牢固的互助互惠协作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与其他院校、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本专业一直处于重庆市高校教学和实践的前沿。

目前具有校内专业实训室4间,剧场、实训小剧场、黑匣子等,用于校内实践教学排练、演出。校外实习基地-重庆话剧院、国泰艺术中心、两江影视城、重庆欢乐谷、两江新区“一街一品”校地合作基地、重庆原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0个,用于学生认识实习、岗位实习,充分满足教学条件要求。

本专业参与2022年重庆市教师教学能力赛荣获三等奖;2018年原创小品《残疾小偷》获重庆市第五届大学生艺术戏剧演出季展演二等奖;2019年原创话剧《花开无声》荣获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项目,2021年获巴南区文艺资助项目、入选“百年风华·百花齐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原创剧目展演,2022年获第九届重庆艺术奖政府奖项,第八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展演“优秀创作剧目奖”等6个奖项;原创话剧《片片红叶情》获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第八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展演“创作剧目奖”等2个奖项;2023年,原创小品《暖》获第八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展演“演出剧目奖”;参加重庆市第八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教师组获“二等奖”,学生组获“三等奖”;参加重庆市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集体高职高专乙组“一等奖”;2024年参加第十届孔雀杯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暨第八届高校声乐学术交流活动获“优秀奖”;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市选拔赛获“银奖”;参加第43届“动感地带”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经典话剧《死水微澜》荣获第九届重庆市大学生戏剧节--四项大奖:优秀演出剧目奖;优秀导演奖徐清、牟炳剑桥;优秀指导教师奖徐清、牟炳剑桥;优秀演员奖22级戏剧影视表演3班傅豪、22级戏剧影视表演3班黎博。华龙网巴渝文旅戏评刊载“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专题之九--话剧《死水微澜》 尽显人生百态,民族风格与地域色彩的融合”;参加重庆市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景剧推选比赛获“二等奖”;参加第九届重庆大学生戏剧演出季获“优秀演出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指导老师奖”、“优秀演员奖”;参演剧目获第九届重庆市戏剧曲艺大赛戏剧类“二等奖”。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